這就是內部起皺的問題。
正如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如果沒有心軸,管材內部可能會塌陷并產生明顯的皺紋。 如圖1所示。
圖1
因此,擁有合適的心軸是解決內側皺紋的第一步。
但由于內材在變形過程中處于擠壓狀態,因此總是有起皺的傾向。 即使管內有心軸支撐以防止材料下沉,仍然會出現皺紋。 如圖2所示。
圖2
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考慮的是抗皺板的必要性。
那么什么是抗皺板呢? 下圖中模具組件中的第5號零件是防皺板。
圖3
裝置上實際安裝如圖4所示,安裝在成型模具側面,內部尺寸為管材外徑,前緣緊貼成型模具。
圖4
拆開后是這樣的(圖5)。
圖5
用一句歌詞來說,抗皺板就是“哪里有不公平,哪里就有我”。 它就像刮刀一樣,在彎管過程中刮掉管子內部穿過的部分,抑制起皺的傾向。 因此,刮刀從哪里開始刮以及刮刀與管道的傾斜度都會對實際效果產生影響。 因此,當出現圖2中的缺陷時,實際的加工順序(使用芯軸時)為:
1.添加抗皺面板。
2、如果加防皺板后仍有皺紋,請將防皺板前緣移近成型模具切點。
3. 如果達不到最佳效果,請減小防皺板的傾斜度。
4、如果還不行,考慮是否需要更換管道材質。 例如,從熱拔管切換到冷拔管。
那么,如何從一開始就判斷自己是否需要抗皺面板呢? 其實在上一篇文章講橢圓度和心軸的故事時已經給出了答案。 見表1。因為沒有芯軸和抗皺板的結合,沒有人能做到。
N=無需心軸
P=直心軸
B=單球頭心軸
MB=多球頭芯軸,數字代表球頭數量
深灰色區域是推薦使用抗皺板的應用
表1.心軸和抗皺板的選擇
除了剛才提到的內皺缺陷之外,還有哪些皺紋缺陷是比較難解決的呢?
答案是:是的! 如圖6所示,非常細小的皺紋分布在整個彎管區域。 檢查防皺板和心軸的位置后,發現位置和角度都沒有問題。 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解決呢?
圖6
解決方案的順序是:
1、心軸尺寸是否太小?
2、確認芯軸和防皺板的位置沒有問題后,加大壓模壓力。
3、降低模具壓力,提前增壓。
可見,真正能夠影響起皺情況的真正原因在于如何控制彎管過程中材料的流動。 壓模和壓模升壓是對物料流動影響最大的因素。 上述增加壓模壓力和減少提前升壓均減少了材料向前流動的趨勢。 此效果與芯軸和抗皺板配合,獲得良好的彎管質量。
說到這里,你可能會有疑問,彎管機不是也有中心(車)來輔助嗎? 對內側皺襞有影響嗎?
由于小車增壓只能向前推進,不像壓模增壓,可以設置比折彎模快或者比折彎模慢。 因此,由此產生的流動更容易產生皺紋。 因此,引入中心增壓后,相當于在多個影響因素中找到了平衡點,才能獲得你需要的彎管效果,而且必須特別仔細觀察是否出現皺紋。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覺得彎管工藝的控制很復雜呢? 因為需要考慮和調整的因素太多了。 事實上,當有如此多的因素需要考慮時,是因為管件的特定尺寸和高品質要求相結合。 一般的應用場景調整起來并沒有那么復雜。 就像最常見的彎管機只有簡單的壓模擰緊動作,沒有芯軸和防皺板動作。 還可完成多種管件的彎曲工作。
綜上所述,解決內皺的核心是控制材料的流動趨勢。 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和質量要求,靈活采用設備和工藝方法的組合,以獲得所需的效果。 隨著質量要求的提高,彎管機需要配備更加完善的工藝手段,如可控壓力模具增壓編程、可控小車增壓編程、可控芯軸動作編程、防皺板夾緊座、芯控制等。 軸潤滑具有可編程可控等特點。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段Herber750RL全電動左右彎管機視頻。 從能力上來說,這是當今彎管機領域全電動左右彎能力最大的機型。 扭矩輸出為7500NM。 對于普通碳鋼管,彎曲能力為50x3mm。
結尾